曾经,我们总以为有些球员能轻而易举地统治NBA,改变联盟的格局。可时光流转,当初被誉为“未来之王”的那批新星,如今回头看,多半已经悄无声息留在了历史背面。他们的故事,远比“逆袭者”更具警示意义。毕竟在NBA这个弱肉强食的竞技场,“天才”二字,有时只是一粒浮尘。
NBA这项运动,向来是野心与天赋的集中地。每年春天,天才球员鱼贯而入,各路媒体纷纷下定论:谁将是乔丹、詹姆斯的继任者?特别是那些高顺位的新秀,签约合同时就背上了“拯救球队”甚至“统治联盟”的期望。可历史经验证明,真正搅动联盟风云的,有时偏偏不是最被看好的人。
以尼古拉·约基奇、谢伊·吉尔杰斯-亚历山大为代表的国际球星,如今已屡屡成为MVP候选人。反观那些昔日被当作联盟门面的天之骄子,却逐渐滑入沉寂。这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五位,你既熟悉又陌生。
第五位:蔡恩·威廉森。
大学时期的蔡恩如天降陨石,体重、弹跳、冲击力都像游戏开了外挂。2019年状元秀,他带着磅礴数据和全美瞩目的目光迈进联盟。菜鸟赛季,尽管受伤只打了24场,却能用不到30分钟的出场时间砍下22.5分、6.3篮板、2.1助攻,命中率高达58.3%。人们习惯性陷入幻想:“新一代超巨横空出世”。他后来也曾短暂绽放,攻防表现全面升级。然而,伤病像是甩不掉的诅咒,每年都如约而至。过去三个赛季,出勤率捉襟见肘,鹈鹕对他尚存信心,但耐心和希望总有极限。所谓“王者基因”,原来也扛不住玻璃属性的捉弄。
第四位:特雷·杨。
和蔡恩的“内线炸裂”不同,特雷杨被称为小库里。大学时场均近30分加9助,绝对统治力。作为抽象的“小学生接班人”,他生涯初期便带领老鹰杀进东部决赛,成为一时风头无两的明星控卫。可自此之后,特雷杨与当年一同出道的东契奇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。季后赛成了奢侈品,数据下滑、命中率走低。昔日的“未来城头首领”,如今已快被风雨剥蚀。再不振作,恐怕连亚特兰大都不会久留。
第三位:德安德烈·艾顿。
2018年状元秀,彼时球探一致看好,模板直接对标“海军上将”大卫·罗宾逊。似乎从青涩到成熟,只是个时间问题。可事实证明,直线前进的剧本对NBA球员永远不存在。艾顿虽然整体贡献尚可,2021总决赛期间发挥也稳定,但他从未摸到全明星门槛。离开太阳远赴开拓者,数据平淡、影响力骤减。今夏转投湖人,按理新机遇一片灿烂,“饼哥”东契奇在侧,可倘若这次还发不出光,恐怕他就要彻底黯淡。
第二位:本·西蒙斯。
曾经的状元秀,也曾被媒体吹捧为“下一个魔术师”,球风全面、身体天赋极致,一度担任76人核心。早期还入过全明星、最佳防阵,但“无射程”的毛病深化为阿喀琉斯之踵。进攻短板致命,自信心坍塌,最后沦落为“DNP”(无法出场)边缘人。如今合同坠入底薪,成为完全自由球员都没人问津,28岁的年纪却已成“半退役”状态。最佳剧本也不过是“落地成盒”。
第一位:乔尔·恩比德。
可能有人觉得MVP怎么成“失落新星”?但细究之下,恩比德至今还没有解锁内线统治者的真正模样。常规赛数据光鲜,季后赛却总是掉链子。MVP赛季季后赛只剩下23分、9.8篮板,关键G7更是拉胯。伤病反复、状态不稳,使他始终没能率队迈进东部决赛。甚至有球迷封他为“最水MVP”。对于这位昔日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而言,天赋已遵循了热力学定律:不用,总有耗散。
这五位球员的故事告诉我们:NBA的光环只属于持续证明自己的人。天赋如浮云,掌声稍纵即逝。那些被寄予厚望者,即便出道即巅峰,也难逃被时间定义。舞台上永远不缺才子,缺的是能扛到最后的“活下来的人”。或许,这正是NBA最残酷,却也最迷人的地方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