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沙位于湖南东部偏北的位置,并非地理中心,为何称为湖南省会?
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,地处长江中游,洞庭湖以南,故名湖南,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,居全国第十位。
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,三面环山,西部是贵州高原、武陵山脉,南部是南岭的八十里大南山、都庞岭、萌渚岭、骑田岭等,东部是罗霄山脉的幕阜[fù]山、连云山、九岭山、武功山、万洋山、八面山等,北部是洞庭湖平原。
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,地处湘江下游和洞庭湖平原南端,面积约1.18万平方千米(11816.13平方千米)。
长沙东西两侧都是山地丘陵,湘江自南向北穿过中部,市中心纬度是北纬28°11′46″。海拔300.08米的岳麓山伫立于湘江西岸,长5千米的橘子洲卧于江心,构成 “山水洲城”的地貌特色。
《沁园春·长沙》
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
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
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
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
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
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
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!
【历史上湖南的核心长沙】
夏朝时期,长沙地区属三苗。秦朝时期,建长沙郡,首府是临湘(今长沙市)。
图-汉初形势
汉初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,定都临湘。此时临湘的户数两万五千户,人口约有一二十万,是当时的大城市。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辛追,虽在地下埋葬了2100多年,但外形保存完整,全身润泽,皮下软组织柔软而富弹性,关节尚可活动,毛发尚存,左耳鼓膜完好,手指及脚趾纹路清晰。
图-东汉的荆州
三国时期,长沙郡属荆州,长沙太守孙坚起兵北上,后其子孙权建立东吴,三分天下有其一。
五代十国时期,木匠马殷建立的楚国,又称称南楚或马楚,都潭州,号长沙府,辖区包括现在的湖南省,贵州省东部,广西北部。
无论是唐朝的湖南观察使,还是宋朝的荆湖南路,以及清朝的湖南省,辖区和现在的湖南省基本一致,长沙都是中心城市。
【长沙有何优势?】
长沙位于湖南东部偏北的位置,并非地理中心。古代湖南西部的武陵山脉和南部的南岭交通不便、人口不多,如果把这两个地区的张家界、怀化、永州、郴州去掉,只看湘江流域的话,长沙北有岳阳、常德、益阳、南有湘潭、株洲、衡阳,是水上交通枢纽。
从水运量的角度看,湖南的水运航道按吨位分为一到四级,一级航道是湘江下游-洞庭湖-长江,大致是株洲-长沙-岳阳这一线,长沙正好在中间位置。
我们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当年秦军下岭南,是如何经过湖南段的。首先走岳阳-长沙-株洲,这是一级航道;然后是株洲-衡阳,这是二级航道;接着是衡阳-永州,这是三级航道;最后是永州西部进入广西段,为四级航道。经过了这一二三四级航道,秦军才能通过灵渠,进入珠江流域。
长沙港可通江入海,轮船省内可达益阳、常德、岳阳、湘潭等,省外则通过洞庭湖入长江,可达武汉、南京、上海。
整体上来看,湖南是湘江中下游与洞庭湖板块,再加上湘西和湘南两个板块组成的,长沙位于人口众多的湘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地带,所以历史上就成为湖南的中心城市了。
【善战的湖南人】
长沙是湖南的核心,湖南人有南方人少见的耿直豪爽。湖南人这种性格特质,理应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。可惜在近代以前的整个古典时代,中国战争的重心都不在湖南,关中、太行山脉、华北平原、江淮等,才是战争频发区,湖南人似乎没有用武之地。此外整个湖南由三山一水环绕,普通人单枪匹马,仅凭借两条腿,很难走出湖南。
将湖南人战斗力引爆的,是曾国藩。他组建的湘军,几乎以一己之力,平定太平天国。若不是湘军能战,清朝可能提前半个世纪就灭亡了,正所谓“无湘不成军”。
抗日战争期间,湘军顽强阻击日军,这就是长沙会战。四次长沙会战,消灭日军超过二十万,不仅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,也成为抗日战争的胜负手,正所谓“湘人不倒,华夏不倾”。
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